塑化剂与食品安全

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用来加入硬塑料等物料中,使更具弹性和耐用。作用的原理是把塑化剂嵌入聚合物链之间,把聚合物链分开,使变得更柔软。塑化剂广泛用于多种工业和消费产品,主要用于聚氯乙烯(PVC)产品,当中有些用于食品接触材料。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常见的塑化剂,大部分用于聚氯乙烯产品。除了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塑化剂外,其他类别的塑化剂还包括己二酸类、环氧酯类和柠檬酸类,但比较少用。

关于塑化剂对健康的影响,由于邻苯二甲酸酯能够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所以一般被视为内分泌干扰物。摄入大剂量的邻苯二甲酸酯证实会增加发育异常的机会,例如颚裂和骨骼畸形。此外,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伤害人类基因,长期食用对心血管疾病危害风险大,肝脏和泌尿系统也会连带“受伤”,而且受损后,还可能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目前虽无法证实塑化剂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明确会产生癌变反应,因此也要当心。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摄入的塑化剂的呢?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塑化剂可能会从食品接触材料迁移至食品中。食品接触材料(例如聚氯乙烯塑料)一旦接触到食品,塑化剂便可能迁移到食品。至于迁移量的高低,则视乎食品接触材料的化学成分、食品类别、接触时间和温度而定。一般而言,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塑化剂迁移到油性食品的分量比迁移到非油性食品的分量为高。接触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迁移量就越多。因此,邻苯二甲酸酯不宜用于包装或盛载油性食品或婴儿和幼童食品的物料中。

卫生部已将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可能用于食品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并明确了相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各地12320或其他卫生热线向消费者提供关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健康影响和科学知识的咨询;组织各地省级疾控中心对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开展应急监测,并将扩大范围收集数据进行风险评估。